郑敏锐 官方网站

http://zhengminrui.artlianhe.com

郑敏锐

总浏览人气:100600

郑敏锐,1954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毕业于湖南长沙轻工业专科学校摄影专业。1972年到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1982年到新乡晚报工作,时任摄影部副主任职务,1995年任新乡日报美摄部主任职务;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新乡市摄影家协会主席;1984参加全国首届新闻摄影展;1986参加全国首届风光摄影展;1987参加《可爱的中国》摄影展;1991获全国晚报好新闻照片奖;1997在全国地市州盟报评选中获奖;1998在全国地市州盟报论文评选中获奖; 
查看详情>>

郑敏锐 艺术家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用真诚记录历史——新乡日报社美摄部主任郑敏锐访谈录

用真诚记录历史——新乡日报社美摄部主任郑敏锐访谈录

问:你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摄影工作?作为《新乡日报》美摄部主任,同时又是新乡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你对摄影有着什么样的情结?

答:我踏进摄影这个门没有什么离奇的故事,纯属偶然。上个世纪70年代初,当时我还是一名知识青年,在郊区下放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天,我正在地里干活,恰值市里负责摄影工作的牛子祥老师来拍照采访,他见到我以后,一边拍摄,一边问我家里的情况,然后就走了。过了几天,当时的村革委会主任把我叫到大队部,说:“市里牛同志,想叫你去帮几天忙,到那儿好好干。”我收拾一下就回到市区家里,家里人见我回来很奇怪,就问是咋回事儿,我说市里有个姓牛的老师叫我回来帮几天忙,父亲便托人去问,才知道牛子祥老师一直想找个人当助手,于是我便来到牛老师身边,开始了漫长的摄影生涯。

 

  这之前,我对摄影是一无所知,非常陌生。因为摄影在那个年代,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是一件连想都不可能想的事情。一下子便有了这么优越的摄影条件,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总觉得自己也不是那块料,只是想着干一段时间,不行了就到厂里去,有个工作别再回农村就行。

 

  由于工作关系,后来逐渐接触了像北京的侯波、徐肖冰、车夫,省里老一辈的摄影家王世龙、陆柯、严世昌、张世勋、周淑丽等一批人,才使我有了信心。我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从最基础的暗房做起,常是白天骑着自行车往工矿、农村、学校跑,晚上又冲又洗到夜里一两点钟才回家。我的照片开始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后来一些北京和外地的报纸也有了零的突破。新乡有了报纸后,我自告奋勇到报社工作,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30多年,要问我自己爱不爱摄影,我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这辈子不会再去改行做其他行当,凡是与摄影有关联的事我就关心,没关系的我懒得去打听。一位朋友曾对我说,像你这样一辈子都干一样事情的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没回答,只是心里觉得这是很正常的。

问: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会对你的摄影生涯工作产生影响?

答:每个人对生活对工作的认识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我的认识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有人赞同,也同样会有一部分人不理解或者反对,不能说赞同你的人就对,不理解或者反对你的人就错,关键是你自己要怎么做,单位有位同事因病故去,留下了平时省吃俭用的十几万元钱,一些同事说,你看她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花,现在一走,啥都没了,真是想不开。我和他们说,不要这样认为,因为在她心目中,消费是一种让自己不情愿不开心的事情,而看着钱的数目越来越大,却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为什么不可以干自己开心的事呢?

    当初我从市委宣传部新闻科要求到刚刚筹建的新乡日报社担当摄影记者,有人就劝我说,小郑啊,你怎么行政单位不待,要去事业单位,何况又没有职务,像你这种情况,只要在宣传部一经提拔,下去马上就可以是一官半职的,你怎么这么糊涂呢?我很感谢这位朋友对我的关心,我离开新闻科到报社工作,就是觉得在宣传部干杂务事多,而到报社当摄影记者却可以一门心思搞摄影,这正是我愿意去做的事情。

    后来,和我一起在机关工作的同事确实提拔了不少,而我却一直工作在我的摄影岗位上,在有些人眼里,我可能失去的很多,而我心里明白,我活得很充实。

问:你的镜头对新乡这片热土做了什么样的记录?

答:我参加工作拿起相机时,还是文革时期,那时中国的经济和建设还是不发达国家中的不发达国家,一切都是那么朴素。而我当时已是属于贵族才玩得起的活动中的一个“贵族”,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处在新乡的最高机关中,可以很方便地深入到工厂、机关、学校、农村甚至部队采访,自觉不自觉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我现在手头的资料,横跨新乡文革中后期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资料,这里边有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著名人物的诞生和发展,有企业的兴衰,记录了过去清澈的卫河水,也拍下了现在污染严重的臭水沟等等等等。

    尽管只是记录了一个小小城市的历史沧桑,但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近几十年来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摄影是客观的,它的直接功能就是记录,客观地记录,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它的形象史料功能是所有其他工具不能代替的,最起码在摄影术发明后直至今日的100多年内,它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我们摄影人正是用我们的这第三只眼睛来观察和记录这个世界,所以在平时的摄影实践中,我们都要记住自己身上的重任,留缺历史就意味着失职。

问:在摄影记者的生涯中,你有过什么难忘的经历?

答:无数次的采访经历,有过无数次的感受,但绝大多数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真正能使自己念念不忘的很少,很少。1976年的一次采访活动却能使我很难忘却。那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去世的日子,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到哪儿都能听见哀乐声,人们的脸上都是沉重的神色。追悼会这一天是一个特别严肃的日子,我接到命令是负责全市追悼会场的另一分会场的拍摄任务。全国上下在同一个时间为一个人开追悼会,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可以想象出我的思想压力之大。那一天,我先在主会场拍摄了几张人们入场照片,接着进入戒严时间,我骑上了特意准备的摩托车,穿越市区到分会场,空荡荡的大马路上除了个别地方的几个值勤人员外,没有一个人,没有一辆车,人行横道和街道两旁也不见人影,整个城市陷在寂静中,这在白天的城市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随着火车汽笛的鸣叫声,追悼会正式开始,默哀过后,一片痛哭声的人群涌向主席灵堂,许多人最后是被拖着离去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比常人看到的更多,可能感受也要多些,我能深深感受到毛泽东主席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一个人要得到那么多人发自内心的爱,个中的难易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毛泽东主席确实是一个伟人。

 

很可惜的是,这次采访活动的底片,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经过几次搬家,现在找不到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我每一想起就会为自己的失误而痛心,这是不可原谅的。因为人的一生中,能有两次这样的事件吗?

还有一次难忘的经历,那是在1996年,连续的大雨使新乡附近几个县的乡村遭受了洪灾,为反映基层干部群众抢险救灾的事迹,我随一支小分队到被水三面围困的一个乡采访,我拍摄了群众修坝、堵水的镜头,拍摄了乡干部光着膀子、穿着短裤在一线指挥的镜头。第二天一早,为给被水围困的远处已经断粮的一个村庄的乡亲们送干粮,我们一行五六个人,蹚着到胸口的水,推着放着食品的竹筏,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地往前走。快到村口时,附在地里玉米稍上的虫子,不断飞来附在竹筏上、食品包装上和人的头上、背上。从后边看,黑压压的全是各种各样的虫子。多么好的镜头,多么真实的水灾写照,而我却害怕相机掉到水里,光想着保护相机,没有想起把这生动的场景拍下来,这应该是我这次采访活动中最出色的一个画面。多少年后想起这事,都令我悔不当初!但后悔有什么用,这成为我以后引以为戒的一个警钟,也成为我常常给一些年轻的同行讲起的反面教材。一些非常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常常是在不经意中获得的,这些例子可以举很多很多。

问:作为一线的新闻摄影记者,你认为哪些素质最重要?

答:摄影记者是拿相机的新闻记者,除了专业知识外,文字记者需求的素质,应该一点儿不少的都具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过去在配备摄影记者上,往往只注意会不会摄影这个片面的条件,而往往忽略文化素质。有人说摄影队伍是一支没有文化的队伍,听了这话,许多摄影人可能会很不舒服,或者很不服气,但事实确实让我们不能挺直腰杆回答。我常参加全国地市州盟报新闻摄影研究会和其他一些摄影活动,发现在采访过程中,每到一个采访点上,摄影记者往往很快拿着相机,分散开来到处寻找拍摄点,围着听介绍人介绍情况的大部分是文字记者或者是总编之类。其实把情况和背景材料搞扎实,才能拍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到地方就寻找拍摄点的常常只是拍一些表面化的东西。所以说,提高摄影记者的文化修养,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事情。我并不否认摄影专业知识的重要,我的意思是在熟练掌握了专业技术后,更重要的是提高其他方面的素养。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专业知识、新闻敏感性、文化修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法律知识的了解,都是很重要的。

问:你认为在地市级报纸当摄影记者与省级、国家级的摄影记者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报纸,并不是一种垂直的隶属关系,就是中央办的报纸,它也不能直接领导省、地市级的报纸,但上一级的报纸对下一级的报纸有指导作用,往往是下一级报纸办报思路的典范或者标准。作为摄影记者,他们之间也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过是管辖的范围大小。

问:那么说是没不同了?

答:绝不是这个意思,肯定是有不同的,而且不是使用器材上优劣的差异,关键的不同在个人素质上。一般来讲,大报在用人上比较注重个人的素质,比如文化修养、摄影修养、新闻敏感性等,而地市级报纸的摄影记者,受许多条件制约,本身个人素质就差一点,报社领导又往往给摄影记者定很大的任务量,如果摄影记者本身不注重去练内功,把素质提高,而是每天忙于拍照完成工作定额(因为这直接影响各人的收入),那些一般的、甚至毫无意义的图片就占据了报纸的版面。

    要提高地市级报纸上见报的图片质量,一是摄影记者自身要站得高,不能光注意自己鼻子底下这一块,而是多注意了解全省乃至全国摄影同行的采访理念、方法;二是报社的老总要合理的配置工作任务量,平时多注意给摄影记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问:作为地市报的美摄部主任,你认为目前工作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答:作为地市报的美摄部主任,所处的位置比较微妙。摄影在报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翼,但却是很弱小的一翼,无论从人员配置和职责分工上,都不能和文字同日而语,报社老总对摄影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新闻摄影在这家报纸上的作用,我们提出“两翼齐飞”已经很多年,现在又是“读图时代”,但实际上真正认真了解和掌握摄影在报纸上的作用的老总并不多,这是我们多年来延承传统习惯办报思路方法的结果,搞摄影出身的报社老总很少,所以新闻摄影在报纸一直都是从属地位,尽管摄影圈子里认为图片和文字相等,但实际上圈外的报纸老总和编辑们并没真正把它当回事。以图片编辑为例,据我所知,目前设置专职图片编辑的报纸不多,很多报社的摄影部门将图片稿子整理完以后交付到总编室或负责版面编辑的部门,然后就听天由命了。不是说文字编辑处理不好图片,但毕竟图片新闻与文字新闻有许多的不同点,如果不熟悉图片新闻的特点,怎么能处理好图片稿子呢?如果设置专门的图片编辑,在版面的位置和尺寸上有一定的发言权,我想新闻摄影这一翼,才能真正的硬起来,如果说什么问题最突出的话,那么报社老总不能真正认识和了解新闻摄影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问:目前数码相机已普及化,和以前的胶片相机比,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哪些?数码化以后,如何对待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答:数码相机的普及化首先得到好处的是一般用户,因为可以大大降低过去胶片相机时的成本,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受益最大的就要数新闻记者们了,首先是可以检查拍摄的画面,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补救,不像过去胶片时要等到冲洗出来后才能知道结果,即使发现有问题了,也来不及去补救了。再一个是快,现在从拍摄现场将图片传送到编辑部只需两三分钟,这就为图片的时效性增加了很强的竞争力,不像胶片摄影,还得送到专门处理胶片的地方挑选后再传发回来,有时候采访的地方没有冲洗条件,那就更慢了。记得有一次采访抗洪抢险,我跟着在水里泡了3天,结果等回到报社发现文字稿早已见报了,我辛辛苦苦拍了几天的图片,只能作为资料保留起来了。当时也很纳闷,我一直在现场,没见有其他文字记者,后来一打听,原来是他们通过电话了解了情况,为了抢时间,没去现场就将稿子登出来了。

    数码摄影很方便,但同时有一个问题也比较突出的反映出来,那就是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数码图片经过电脑处理,可以很容易的改变原始影像,而且一般还很难分辨出来,因改变影像而受到处理的情况,从国际到国内都有例子。于是,便有一些人对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常抱一种怀疑的态度。我认为,维护图片真实性这个原则,首先是由新闻的客观性所决定的,跟用胶卷还是数码是没有直接联系,我们要做的是强调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不能说胶片就不可能造假,而数码就必然会造假,调节一下影像的反差、明暗度、剪裁一下画面应该是允许的,但对于那些改变事实、虚构的画面那是坚决不允许的。

 

 

 

 

 

 

 


扫一扫关注微官网